东莞钢结构公司分析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流程围绕 “工厂预制→现场安装→收尾验收” 三大核心环节展开,每个环节包含多个关键步骤,需严格把控精度和安全。

一、施工准备阶段
图纸会审与深化设计
核对设计图纸(建筑图、结构图、节点详图),确认钢材型号(如 Q355B、Q235B)、构件尺寸、连接方式(螺栓 / 焊接)等细节。
对复杂节点进行深化设计,生成工厂加工图(含构件编号、孔洞位置、坡口角度等),确保加工精度。
材料采购与检验
采购钢材、螺栓、焊条等材料,要求提供材质证明书(如抗拉强度、屈服强度检测报告)。
现场抽样送检:钢材力学性能、螺栓扭矩系数、焊条型号匹配性等,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。
现场勘查与方案编制
勘查场地平整度、地基承载力、周边环境(如吊装空间、地下管线),确定构件堆放区、吊装路线。
编制施工组织设计:包含吊装方案(吊车选型、吊点设置)、焊接工艺(电流、层间温度控制)、安全防护措施等。
二、工厂预制加工阶段
钢材切割与下料
根据加工图,用数控切割机、等离子切割等设备切割钢材,确保切割面平整,误差≤1mm。
对异形构件(如弧形梁)进行放样,用样板校准尺寸。
构件成型与组装
矫正:通过机械或火焰矫正钢材变形(如弯曲、扭曲),保证直线度误差≤L/1000(L 为构件长度)。
组立:将钢板、型钢拼接成构件(如钢梁、钢柱),用夹具固定后点焊定位。
焊接与探伤
按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施焊(如手工电弧焊、埋弧焊),重要节点(如梁柱连接)需分层焊接,控制层间温度(低碳钢一般≤300℃)。
无损探伤:对焊缝进行 UT(超声波探伤)或 MT(磁粉探伤),一级焊缝合格率需 100%。
钻孔与涂装
用数控钻床加工螺栓孔,孔径误差≤1mm,孔距误差≤±1.5mm。
除锈(达到 Sa2.5 级或 St3 级)后涂底漆(如环氧富锌漆),干燥后编号入库。
三、现场安装阶段
基础验收与放线
检查混凝土基础的轴线位置、标高、预埋件(螺栓)位置,误差超限时进行处理(如灌浆调整)。
弹出柱脚定位线、标高控制线,设置临时支撑预埋件。
构件吊装
按 “先柱后梁、先下后上” 原则吊装:
钢柱吊装:用吊车将柱吊至基础上,临时固定后调整垂直度(用全站仪监测,误差≤H/1000,H 为柱高),拧紧地脚螺栓。
屋面梁 / 吊车梁吊装:与柱连接后,安装水平支撑、隅撑,形成稳定单元。
大跨度构件(如桁架)需分段吊装,空中对接后焊接或螺栓连接。
连接固定
螺栓连接:高强螺栓初拧→终拧(按扭矩值施工,终拧后外露丝扣 2-3 扣),严禁超拧或漏拧。
焊接连接:现场焊接需防风防雨,焊后敲除药皮,进行探伤检测。
次结构安装
安装檩条、墙梁(用螺栓固定在主结构上),调整间距和标高。
安装拉条、撑杆,增强檩条稳定性。
四、收尾与验收阶段
屋面与墙面系统施工
铺设屋面板、墙面板(如彩钢板),用自攻螺丝固定,接缝处打密封胶防水。
安装天沟、落水管,确保排水通畅。
防火与防腐处理
对现场焊接部位补涂底漆和面漆,总漆膜厚度符合设计要求(一般≥120μm)。
涂刷防火涂料(如薄涂型或厚涂型),达到设计耐火极限(如柱 3 小时、梁 2 小时)。
竣工验收
检测结构垂直度、平面弯曲、节点强度等,提交施工记录(焊接报告、螺栓检测报告等)。
组织监理、设计、甲方验收,合格后出具竣工验收报告。